常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常州檢查分局日前聯合推出10項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服務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10項措施包括:推行“不見面”審批和“綠色通道”服務;實行相關權利證書特殊時期管理;優先支持疫情防控和民生相關企業復工復產;便捷信用使用和修復通道;提供重點企業知識產權便捷服務;提供重點企業質量提升便捷服務;加強涉企收費監管;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幫助困難企業緩解融資壓力;減免相關服務收費。 實行相關權利證書特殊時期管理,包括對市內企業營業執照、藥品醫療器械經營許可、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工業產品生產許可、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等期限到期的,允許企業在疫情解除后1個月內辦理變更或延續。對企業食品生產許可、人員健康證明等生產資質和證明文件過期的,視同有效,其中人員健康證明可延期使用至疫情解除后3個月內。對企業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過期的,待疫情結束后按照復審要求予以集中辦理、直接換證,無需重新考核。對市內企業因疫情原因延誤《專利法》《商標法》《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中規定的期限或者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定的期限,導致其合法權利喪失的,將指導幫助辦理相關恢復手續。 在便捷信用使用和修復通道方面,疫情防控期間,鼓勵企業通過“不見面”方式申請開具企業經營情況證明、上市后備企業合規證明,書面申請材料由申請企業另行郵寄。對涉及疫情防控醫療物資和群眾生活資料供給保障等企業提出的信用修復申請,符合條件的快速受理、急事急辦。對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履行相關義務、申請材料齊全的,原則上不再進行實地核查,即刻辦理移出,解除信用約束。 在為重點企業提供知識產權便捷服務上,加強電子商務領域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判定工作,限定2個工作日內出具侵權判定意見。建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專業團隊;2020年度所有市知識產權計劃項目均實行網上申報,待疫情結束后再補交紙質材料;對剩余實施期不足一年的已立項市知識產權計劃,因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完成的,驗收時間相應延后,不做違約處理。 在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上,明確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輕微違法行為經督促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 疫情防控期間,免收部分用于疫情防控的計量設備、防護物品、防疫藥品、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所需的原輔材料的及銷售的重點糧油、儲備肉等食品委托檢驗費;對市內中小微企業委托送檢的產品檢驗檢測費用自2月20日起3個月內實行減半收;對中小微食品生產企業復工的型式檢驗、藥品生產企業的相關委托檢驗自2月20日起3個月內減半收費。 此外,常州市市場監管局將加大對市長質量獎獲獎企業宣傳推介力度,幫助企業搶占疫后市場,并加快質量標桿企業培育資金兌現進度。引導企業采取動產抵押、知識產權質押等方式有效融資和續貸,幫助疫情防控期間困難企業緩解短期資金壓力。 |